keyword
- a bit tired
- home
- figuring out what’s next
things
- 一整个月都不是很舒服, 尤其是肚子很不习惯国内的饮食, 油腻而且很辣
- 读书上稍微放下了很多执念, 毕竟自己读书其实没有太多见解, 这也是文学修养不高的表现, 于是乎, 决定不浪费这部分时间, 不如利用好 AI, 书籍也不过是论点论据, 而且大多时候作者会根据论点强行组织论据, 读来如同和尚念经
- 整个六月, 可能最核心的还是回家, 前期做准备工作, 后面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还有饮食习惯之类
- 目前, 通勤的时间没有办法很好利用起来, 每天差不多两个小时, 刷短视频确实是太适合这种零碎的时间场景, 而且除了手机, 其他的设备都不是很适用.
- 周末尝试吃烤肉+米饭, 成本也不是很高, 准备起来也很方便, 也能满足“肉欲”, 算是不错的解决方案
- 回国一周, 农村也还是那样, 生机勃勃的植物(杂草)追赶着即将步入暮年的老农民们, 他们也不需要所谓“出人头地”的那一天
- 费了非常大的力气才把电脑主机从国内带过来, 一路上只损耗了行李箱的一个轮子, 还算是战损比比较小的, 可是, 虽然, 也不是说真的想玩什么游戏才买, 我也想不出其中缘由了.
conclusion
一到周末就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仍在继续.
review
- aeron learning
- aeron cluster sharing — 有进展, 但不够深入
- customized demo — NO
- reading
- the 5 types of wealth — AI 总结
- the skills for a broken world — 没开展
- run possibly long distance — 天气热了, 没怎么跑
- 中文写作 — 没开展
- conversation based thinking model — 不够明确
resolution
- aeron learning
- fully functioning application
- reading
- tiny habits
- 人文主义
- run if possible
- 把思绪化作文字
sharing
- https://xxchan.me/ai/2025/06/08/ai-coding.html
- https://www.confluent.io/blog/kip-848-consumer-rebalance-protocol/ — Introducing KIP-848: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Consumer Rebalance Protocol
- https://fellerts.no/projects/epoch.html — Mechanical Watch: Exploded View
- https://psyche.co/guides/how-to-get-better-at-striking-up-more-rewarding-conversations — How to strike up a friendly conversation
- many of us are missing out on connections
- recognize overlooked opportunities to talk
- be open to trying and failing
- seek an initial spark for conversation
- help search for topics you both care about
- show interest and ask follow-up questions
- beware topics starters and “bommerasking”
- make mental notes for next time
- Skinner’s Law says that to get yourself to do something, you need to either:
- Make the pain of not doing it greater than the pain of doing it, or
- Make the pleasure of doing it greater than the pleasure of not doing it
quote
不同阶层的人,思维方式不同,决策逻辑不同,因此,想要高效影响他人,就必须掌握分层沟通的策略。
底层人活在情绪里
——他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和逻辑训练,更容易被情感驱动。对他们讲大道理没用,他们需要的是情绪共鸣、是归属感、是简单的敌我划分。
中层人依赖逻辑
——他们受过教育,有分析能力,但也困在规则里。他们需要“合理”的解释,需要“正确”的流程,需要能被证明的结论。
上层人只认利益
——他们早已看透一切规则和道德的外衣,只关心“值不值得”。对他们来说,情绪是工具,逻辑是手段,唯有利益永恒。
这不是势利,而是现实。
建议大家千万不要「一边做,一边怀疑」
❑ 高能量的人能够看到事实的简单框架:然后解决和面对,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情绪干扰,创伤的反应,幻觉的扰乱,就是看见,处理,一气呵成,剩下时间去感受体验生活的美,又能补充能量,所以精神能量状态始终都是高于别人。
❑ 低能量的人则相反:看不清事实的本质,还没看到问题的核心是什么,恐惧/担忧/焦虑等负面情绪就自动袭来,整个人就陷入到糟糕的情绪里面耗能严重,既无力解决问题也没心情享乐,而日还容易自责,导致能量回血慢,所以长期处干低能量的状态。 在行动中,最忌讳的是还没有付出多少努力和行动,就开始对各种细节和问题怀疑和犹豫不决。 这种怀疑和犹豫,正是你行动力的最大杀手。你总是过于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,是否完美,但从来没有真正开始去做。你陷入了思维的泥潭,而忘了最初的目标——行动。 如果你总是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制,停滞不前,那你就错过了最宝贵的机会。你要相信:真正能改变一切的,不是完美的计划,而是毫不犹豫的行动。无论开始多么不完美,迈出第一步,才是改变现状的起点。 不要再被焦虑束缚,走出舒适区,全力投入每一次行动,不管结果如何,过程本身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成长和反馈。只要开始了,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顺利。 你接纳什么,什么就消失 你排斥什么,什么就存在 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先去做, 不管做的有多么糟糕, 再慢慢改,一个粗糙的开始,就是最好的开始。 想干一件事,可以先懒惰的去干,非常粗糙的去干,丢掉一切的得失心去干。不要等自己所有都准备完美了,再去干。 先混上一段时间,你就会发现,你的这个技能就突发猛进了,就突然变得厉害了,只要开始了,后边会越来越上手起来,越有正面反馈,然后就会有起色的。 无从下手的时候,就随便糊弄一下,假装自己游刃有余就好了。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由低到高,由慢到快,量变决定质变的过程,干的烂总比没有干好。 记住,先完成再完美!
当反复要求要“讲政治”时,其实就是没法再讲事实了;
当一再宣传“讲立场”时,其实就是不打算讲公正了;
当开始强调“大局为重”时,意思就是知道明明不合情理,也要霸王硬上弓了。
所谓“讲政治、讲立场、大局为重”,其实就是耍流氓、就是不讲理、就是无法无天、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。
全天下的骗子只有一个伎俩,那就是编造辉煌的过去,并许诺你精彩的未来,然后要你牺牲你的现在。
——易中天